二哥嘴上谦虚道:
“嗨,说这都是多余,还不是因为站在咱们的肩上,才能看到更远的风景!”
秋东并不完全认同这个观点,和他打嘴仗:
“那也要孩子自己有本事,能立起来!要不然你把她托举上去,反倒是害了她,而非成就她。”
老二如今上了年纪,贪心不足,孩子事业有成,他还不足兴,眼馋别人家的小孙女,哼哼道:
“我是心疼她呀,女性和男性在生理结构上有本质差别,加上如今的舆论环境对女性尤为苛刻,她要是个儿郎,四五十岁,事业有成,找个二十来岁的小姑娘,照样结婚生孩子,啥都不耽误,旁人还得羡慕她有本事。
但晨阳一姑娘家,过了三十五,生孩子得冒多大风险?不生?她能保证一辈子不后悔?这是现实存在的差异,咱得正视呐。”
这都不是一家一户的问题,而是整个社会面临的问题,普通人家出来的姑娘更难,老三劝二哥:
“好歹咱家晨阳有你和二嫂做后盾,无后顾之忧,忙完这阵子休个假,抽空先把婚礼办了,事情总要一步一步来。”
秋东感慨:
“还是咱家丹阳省心!”
那可不,丹阳因为成长经历原因,属于非常传统,非常需要家的孩子,在合适的年纪,遇到了相伴一生的爱人,两人的孩子今年都五岁啦。
小家伙在上幼儿园前,是秋东这个叔爷爷帮着带的,一直到了能上幼儿园的年纪,才被爸爸妈妈送去他们单位的机关幼儿园。
丹阳的人生,简直是下面弟弟妹妹们学习的榜样和标本,家庭事业两不误。在他三叔退下来前,成功把他往前推了一把。他也很有作为大哥的责任心,特别关心底下弟弟妹妹们的发展,弟妹们对他也很尊重敬佩,已经颇具大家族领头人的模样了。
“说起来,刘军那边,最近没再闹幺蛾子吧?”
刘军作为丹阳父亲,这些年时不时跳出来找存在感,每回都被丹阳不给面子的撅回去,也不知咋想的,跟丹阳耗上了一般。
上回丹阳结婚,他非要以父亲的名义出席并要求致词。丹阳当然没同意,还很坚定的把人拦在酒店外没让进去。结果那老家伙疯狂在背地里编造丹阳的坏话,让三哥狠狠收拾了一顿,安生了好几年。
听说最近又不老实了?
这事儿秋东清楚,他给两个老哥哥解释:
“近几年不是留学热吗?他家那小女儿想出国留学,估摸着得不少钱,他家平日花销不小,肯定供不起,把主意打到丹阳身上了呗!”
当然了,依照刘军的能耐,他手里肯定不会缺那点钱,可他们一家的收入都摆在明面上,突然多出来一大笔,被人盯上了,解释的清吗?
三哥挺纳闷儿的:
“留学三年,又不是去当少爷小姐,用不了那么多钱吧?”
秋东笑的很含蓄:
“他妻子万莲这些年没少因为刘军和丹阳的事,被人指指点点,估计是受够了舆论压力,想让女儿毕业后留在国,拿绿卡,做上等公民,夫妻跟着出去享福。”
三哥撇嘴:“糊涂!”
二哥摇头:“没记错的话,他家大儿子可还在部队待着呢,父母妹妹移民,无异于彻底断了儿子前程,咋想的?”
那谁知道呢?有些人越老越明白,俗称人老成精。有些人越活越糊涂,俗称老糊涂。人生际遇这种事情,非人力可为。
有些事二哥三哥不太关注,秋东耐心解释道:
“万家这几年越发走下坡路,前段时间有个旁支在ktv被人打断腿,最后也没能讨个说法。”
这么说,事情就很明确了。岳丈家那边不行了,刘军自然得更加扒着马家不放。可马家其他人,他都得罪遍了,只有丹阳这个儿子,他觉得身为老子,有天然优势,可以试着拿捏一下。
同时也解释了万莲为何会想让女儿移民。
既如此,三哥给秋东下达命令:
“毕竟是亲老子,有些事丹阳出面,名不正言不顺,改日你定个时间,约上刘军和万家人,我去和他们碰一碰。”
秋东答应的可麻利了,别看三哥笑的轻松,恐怕碰过面后,万家和刘军互相牵制,保管以后刘军都没心思没时间去骚扰丹阳了。
眼见天色不早,秋东起身,收杆儿,远处有助理小跑过来,认真把工具全部收拾妥当。
他略带炫耀道:
“哎,我家楠楠幼儿园该放学了,我得回家接孩子喽!”
楠楠是老大开阳的孩子,是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,开阳两口子忙不过来,多是秋东这个姥爷帮着带的。
三哥也很矜持的表示:
“正好顺路,安安也快放学了,一起。”
安安是俊阳闺女,长相随了爹妈优点,小嘴叭叭特别甜,能把人心都哄化了。她爷爷一家在川省生活了一辈子,不习惯京市的环境,却坚定的认为京市教育各方面都对孩子更好,于是安安自小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