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一个乞儿的后人,凭什么地位在他之上!
&esp;&esp;第72章 画中仙(二)
&esp;&esp;“你和月方进,真是一脉相承的疯子。”
&esp;&esp;月浮玉冷冷说道:“我已派人知会金桓,你跑不掉了。”
&esp;&esp;月长琴咯咯怪笑,等笑累了,他阴险地盯着月浮玉,“你到底是人是鬼?”
&esp;&esp;“我是神仙。”为防他听不到接下来的话,月浮玉特意蹲下身子,“忘了跟你说,我如今在地府做官。我看过你的生死薄,你会死在三日后,斩立决。”
&esp;&esp;“月长琴,地府见。”
&esp;&esp;远处传来一阵阵马蹄声,月浮玉招呼几人快走。
&esp;&esp;只是临走前,他再次走到奄奄一息的月长琴身边,“她的死,是否与月方进有关?”
&esp;&esp;“无关,是她自己找死。”
&esp;&esp;一声闷哼后,月长琴吐出一口血。月浮玉收回脚,转身潇洒离开。
&esp;&esp;月长琴静静倒在地上,看他身影渐远,看他身边出现秦延。
&esp;&esp;直到看到拿着圣旨的金桓,一脸怒气朝他一步步走来。
&esp;&esp;秦延背着手站在房顶,平静地看着月长琴被捕役抓走,“我受刑之日,在火烧起来前,便已咬破藏在齿间的砒霜,希望能死个痛快。谁知死前一抬头,看见隐在人群中的月长琴偷偷在笑。”
&esp;&esp;亲如手足的同僚,在自己受极刑之日,如小人一般,躲在后面偷笑。
&esp;&esp;秦延疑心自己看错,拼尽最后一点力气,依次看向金桓等八人。
&esp;&esp;他们无一例外,满含热泪,唯独月长琴在笑。
&esp;&esp;直到那时,秦延想明白一件事,“我这人谨慎。这么多年,除了收过月长琴的一本书与半块砚台,再未收过旁人之礼。”
&esp;&esp;月长琴送他那两件东西时,他一再拒绝。可月长琴对他说,那些都是月浮玉之物。
&esp;&esp;他心动了。
&esp;&esp;昏帝毁了月浮玉存世的一切痕迹,他迫切地想从那本书那半块砚台中,窥得百年前月氏一代贤相月浮玉,曾经存在过的一丁点痕迹。
&esp;&esp;“唉,我确实害人不浅。”
&esp;&esp;月浮玉自嘲一句,“你会升入天庭做官。快走吧,有缘再见。”
&esp;&esp;秦延拱手告辞,“月相,不知你在何处为官?”
&esp;&esp;月浮玉:“在地府,帮酆都大帝打理烂摊子。”
&esp;&esp;“月相,多谢。”
&esp;&esp;与天庭的上仙离开前,秦延回头笑着喊住月浮玉,“月相,祖父曾对我说,他帮你了结了一桩夙愿。”
&esp;&esp;秦延飞升成仙,月浮玉颇有一番感慨,“我认识秦玄时,他整日偷鸡摸狗,没个正形。没想到,最后是他这一脉,帮我继续守着月氏江山。”
&esp;&esp;他寄予厚望的义子,原来是一个贪财的小人。
&esp;&esp;他随手救下的乞儿,却因他短短三年的教导,长成顶天立地的正人君子。
&esp;&esp;孟厌指着远处的金桓,“你当年救了十个人,除了一个是坏人,其余九人全是栋梁之材。月大人,你眼光真不错。哎呀,若你和江……”
&esp;&esp;“孟厌!”
&esp;&esp;月浮玉一记眼刀扫过来,孟厌自知失言,赶紧闭嘴。
&esp;&esp;崔子玉见案情了结,悄悄挪到孟厌身边,“走,我们去找馀容。”
&esp;&esp;孟厌眼睛乱瞟,委婉推辞,“我……没睡好,想回房再躺躺。”说罢,她拧了一把姜杌,“姜杌,你身上还有伤呢。不如,我陪你回去吧。”
&esp;&esp;闻言,姜杌捂着胸口,面色痛苦,“我倒忘了这事。方才着急救你,我的伤口好像又裂开了。”
&esp;&esp;“走走走,我们快回房包扎伤口。”
&esp;&esp;崔子玉看两人相偕离开,纳闷道:“城隍不是说,孟厌对风花雪月之事最感兴趣吗?”
&esp;&esp;她也是前些日子才知晓,地府众仙之间的爱恨纠葛,全来自孟厌。
&esp;&esp;听闻孟厌靠着这些消息,着实赚了不少银子。
&esp;&esp;月浮玉经过她身边,照旧冷若冰霜,“走吧,收拾收拾,我们该回去了。”
&esp;&esp;顾一歧沉默地跟在两人身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