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25章(1 / 3)

&esp;&esp;这就是为什么说地不好买,个人的力量太小了。

&esp;&esp;保长给出了公事公办的答案,白跑一趟不说,还搭进去二十来个铜板,贿赂失败,消息也没买来,只能说好在不多,守财奴心疼一会,咬牙把这俩月补贴的粮和盐顺道领走。

&esp;&esp;凌宴嫌那陈旧的粗米粗面割嗓子,转手卖掉买了新米,采购完物资,闷头往家走。

&esp;&esp;回去的路上照旧琢磨,她有点头疼把什么差事交给白家姑嫂俩。

&esp;&esp;在她眼里白若初就是个高中生,心地善良干活踏实,人情世故方面欠缺了点,不过年岁小,慢慢培养就是都好解决,平日瞧着有些没心没肺,但能感觉得到这姑娘心里藏着事,而且嘴巴很严,也很会演,嘻嘻哈哈就揭过去了。

&esp;&esp;她嫂嫂张娴就是大学生了,凌宴本想给她安排个厨房的活,冷不着饿不着,没想到她刚才的表现十分惊艳,短时间内抓住牛二言辞中的破绽,可见头脑聪慧,并不像传言中疯癫的样子。

&esp;&esp;深藏不漏,这样的人安排进厨房就糟蹋了。

&esp;&esp;俩人智商都够用,脑子活络,妥妥两块璞玉,安排个脑力工作好不过。结果时代的局限性来了,姑嫂俩纯文盲,一个字不认识!只能天天跟着牟足了劲头编草席赚外快。

&esp;&esp;哭笑不得之余,凌宴苦恼的直抓头。

&esp;&esp;从效率角度考量,发展初期肯定不能送她们去学习,凌宴打算遵循当事人的意见,问白若初喜欢什么,结果她说喜欢种地。

&esp;&esp;白若初小小年纪在农事上非常熟练不假,但原理半毛不懂,只知道作物不能种太密,得松土浇水、除虫,什么时候舀两瓢粪肥下去灌溉,没了。

&esp;&esp;完完全全的经验派,安排她给自己种地不如找个老农……

&esp;&esp;姑嫂俩令人头疼的不止这些,最让人疑惑的是她们的关系,怎么说呢,凌宴有次去她家串门,路过白家临时搭建的矮墙恰好瞧见俩人正在吃饭,白若初给她嫂嫂夹菜,张娴捧着碗躲过去了。

&esp;&esp;肉块啪唧掉在地上,白若初默默把肉洗干净了放回菜碗里。

&esp;&esp;这期间两个人一句话都没说,死一般的寂静。

&esp;&esp;当时凌宴尴尬得草鞋差点抠漏了底,可在她敲门进去后,俩人笑脸相迎,跟没事人一样,不得不感叹她俩演技惊人,不愧人物志榜上有名。

&esp;&esp;要说白若初主动靠近,张娴对小姑子避之不及……也不是这么回事,砍树那段时间山上都是粗活,好几次白若初勾破衣衫,第二天就补得好好的,凌宴随口一问,结果白若初自己都很惊讶衣服补好的事,喜滋滋的乐了小半天。

&esp;&esp;显然她嫂嫂给补好了又没吭声。可见心里还是有的,没到避之不及的程度。

&esp;&esp;看得出来,白若初很喜欢她嫂嫂,有好吃的第一个想着带回去给张娴,比亲情多了些许取悦,有那么点少女怀春的味道。

&esp;&esp;以当世的礼教风俗,张娴虽是白若初哥哥的童养媳,但人都死了那么长时间,守寡的嫂嫂和小姑子日久生情走到一起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。

&esp;&esp;说难听点,毕竟童养媳买都买了,既然哥哥死了媳妇还没过门那妹妹接手,也算肥水不流外人田,纵使白家父母活着也会努力撮合俩人。

&esp;&esp;怪就怪在这。白若初猛猛往上贴,张娴若即若离。

&esp;&esp;凌宴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可能撞见两个人吵架了,谈恋爱的时候不都拧拧巴巴的嘛,可经过她一段时间的观察,再加上跟莽夫打听,没想到结论是她俩一直这样。

&esp;&esp;抛开恋爱的纠缠滤镜,凌宴发觉这对姑嫂气氛非常古怪,也有点压抑,像在忌讳什么。

&esp;&esp;还能忌讳什么,死人?!

&esp;&esp;要说白家一死死了三个……而且哥哥白青竹死相凄惨又众说纷纭,白家父母死的更是蹊跷,听着就瘆得慌,难道这事跟姑嫂俩有关,这就是她们要命的秘密?

&esp;&esp;好像也不能是别的了。

&esp;&esp;但那时候她们才多大,白青竹脑瘫被二人合力杀死到还能说得通,可白家父母是正常人,没病没灾,两个半大的孩子怎么要他们的命而不被旁人发现?

&esp;&esp;凌宴百思不得其解,感觉家里那个小蛇蝎对这个话题会非常感兴趣。

&esp;&esp;继李文生之后,又来俩手上沾人命的人物,人物志着实卧虎藏龙,各个都是狠人,凌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