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这是她能提醒的极限。更多的话,不便也不能说。先不说这宫里有多少高凉王东平王的耳目,便是太和帝对她的信任,说到底又能有多少?
&esp;&esp;她借着托梦之说示警,只要太和帝听了进去,提高对身边人的提防戒备,想来不会再落个前世一样被谋害的结局。
&esp;&esp;太和帝从震惊中慢慢回过神来,不知想道了什么,目光幽暗不定。
&esp;&esp;姜韶华没有出声,静默良久,终于等来太和帝张口:“多谢韶华堂妹提醒。朕会小心。”
&esp;&esp;姜韶华眉头微松,郑重地行礼告退,然后离去。
&esp;&esp;太和帝目送那个纤细窈窕的身影远去,沉默伫立,许久未动。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走出昭和殿的姜韶华,在明亮的烈日下长长地松了一口气。一切暂时告一段落。
&esp;&esp;京城诸事纷扰,暂且都和她无关了。她要回家了。
&esp;&esp;回家这两个字,实在令人愉悦。
&esp;&esp;姜韶华迈着轻快的步伐,出宫门,迎着灿烂的阳光,冲一众前来相迎的亲卫展颜而笑:“走吧,我们回南阳。”
&esp;&esp;秦虎孟三宝同时咧嘴一笑,压抑着心里的雀跃激动,齐声领命。
&esp;&esp;归心似箭,这四个字用来形容姜韶华此刻的心情半点不为过。
&esp;&esp;说走就走,甚至没去和东平王他们道别,也没特意挑什么启程吉日。隔日一早,姜韶华便领着众人启程归去。
&esp;&esp;宫里特意派人来送行。
&esp;&esp;郑太皇太后派了赵公公来,太和帝派了葛公公前来。这两人,一个是太皇太后心腹,一个是天子内侍总管,可以说是大梁宫廷中最有权势的大太监。
&esp;&esp;姜韶华和赵公公“往来”已有三年多,关系密切。至于葛公公,这半年来亲眼瞧着南阳郡主大展神威深得天子信任器重,郡主又慷慨大方待人和善,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。彼此关系也算不错。
&esp;&esp;赵公公葛公公分别带了各自主子的话来,都是些路途遥远一路珍重之类。
&esp;&esp;令姜韶华意外的是,宝华公主今日竟然亲自出宫来送行。
&esp;&esp;“韶华堂妹,”宝华公主握住姜韶华的手,柔声道:“你此次回南阳郡,以后怕是数年都不会再来京城。你我姐妹,不知何日才能再见面。”
&esp;&esp;“愿你身体康健,生活安宁。”
&esp;&esp;“多谢宝华堂姐来送我,”姜韶华心头微热,深深凝望:“我也盼着日后我们姐妹重逢相聚。”
&esp;&esp;希望她提前示警,能令有了戒心的太和帝躲过一劫。
&esp;&esp;太和帝安然无事,皇位就不会再落在二皇子身上。所有伸向皇权的手,都会被压制。如此一来,宝华公主也不会再像前世那般远嫁和亲,早早病故香消玉殒他乡了。
&esp;&esp;宝华公主心里微微一动。她不知姜韶华心思,不过,姜韶华眼里流露出的怜惜,却清晰无误。
&esp;&esp;这份怜惜因何而来?
&esp;&esp;她是大梁长公主,金枝玉叶锦衣玉食,有什么值得怜惜之处?
&esp;&esp;姜莞华和姜月华也靠了过来,各自殷勤话别,互道珍重。
&esp;&esp;最后上前来的,是高凉王世子姜颐。
&esp;&esp;姜颐在人前总是那副笑嘻嘻的模样,一张口语气轻快诙谐:“我还没能和韶华堂姐好好亲近,堂姐就要走了。以后堂姐可别忘了写信来京城。”
&esp;&esp;第327章 归去
&esp;&esp;姜家儿女,都生的好相貌。
&esp;&esp;高凉王当年是出了名的美少年,便是后来烧坏了脑子,娶的王妃也是京城顶尖的美人。姜颐承袭了父母的美貌,生得唇红齿白十分俊秀,整日面上带笑,透着令人喜欢的俏皮慧黠。
&esp;&esp;谁能想到,就是这么一个淘气可爱的少年,前世设下杀局,谋杀了天子?
&esp;&esp;姜韶华心里暗暗唏嘘,面上不露半分,冲姜颐笑道:“堂弟日后有空出京,不妨去南阳郡小住,转一转散散心。”
&esp;&esp;姜颐目中闪过一丝自嘲:“或许等个十年八载,我才有机会离开京城。”
&esp;&esp;话一出口,觉得自己失言,立刻又笑道:“京城是大梁最富庶最繁华的地方,堂姐以后一定要再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