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大将军笑了笑:“不好看的,周某可不要。”
裴璜也跟着微笑:“在下亲自去给大将军挑选的,都是处子,大将军要相信…”
“千年世家的眼光。”
周大将军哈哈一笑,起身拍了拍裴璜的肩膀:“好好好,今天周某请裴公子吃饭,我们不醉不休。”
裴璜摇头,开口道:“大将军这里应下来,我要立刻赶回太原老家去,时间不等人。”
“那李云,随时可能有动作。”
裴璜对周绪欠身低头:“大将军保重,在下告辞。”
说罢,他低头告退,走出书房之后,裴璜迎面看到一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,正在打量着自己。
裴璜若有所思,上前行礼道:“是少将军么?”
周昶默默点头,问道:“京城来的?”
裴璜摇了摇头,笑着说道:“我是河东裴氏的裴璜,太原来的。”
说罢,他又说道:“要事在身,不敢打扰,在下先行告退。”
说罢,裴璜扭头离开,而周昶则是看了看父亲的书房,沉默了许久,没有说话。
过了好一会儿,他才走进父亲的书房,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。
“爹。”
周绪看了看他,然后示意他自己坐下,等落座之后,周大将军跟他说了说大概的情况,然后看了看周昶的表情,皱眉道:“怎么,跟他相处了一段时间,生出感情了?”
周昶微微摇头,想起了战场上战神一般的李云,他长叹了一口气。
“我是担心…打不过他。”
后顾之忧!
荆襄随时可能起战事,再加上调动军队也需要时间,裴璜一点也不敢停留,离开了青州之后,他带着几个随从,快马赶到了太原。
河东,是河东裴氏郡望所在,只不过河东裴氏并不在太原,而是在河东闻喜,因此又被叫作闻喜裴氏。
闻喜基本上处于太原以及京城中间,不过河东裴氏这么多年,宗族子弟不知道有多少发散了出去,京城里有裴家,太原城里自然也有一个裴家。
裴璜刚到太原城,就被裴家的人接引到了裴府休息,当天晚上,裴家几个族老,拉着裴璜,问了半个晚上的话,才放裴璜休息。
第二天上午,洗澡更衣的裴璜,来到了李大将军府上,想要求见李大将军,等进了大将军府,才知道李大将军生了病,已经有大半个月不曾见客。
因为裴璜是天子的使者,李家还有人来接见了裴璜。
李大将军的长子李焘,在李家的正堂接见了裴璜,两个人见面之后,都很是客气,互相行礼。
“见过李将军。”
裴璜微微低头行礼。
李仝大将军,已经六十多岁,他的长子自然不会再年轻了,事实上,这位长子李焘,今年已经四十五岁,在这个时代,甚至可以算是一个老者了。
而当初被李仝李大将军带去关中,至今依旧驻守潼关的那位少将军李槲,只是李大将军比较喜欢的一个儿子,并不是李仝的长子,也不是河东节度使的继承人。
而以李焘的年纪,再称少将军,就略微有些不妥了。
坐下来之后,裴璜看着这个李大将军的长子,微微低头之后,开口道:“李将军,大将军他…病情无碍罢?”
李焘沉默了一会儿,开口叹道:“这一把年纪了,生了病,如何能无碍,老实说,当初在京城的时候,他老人家就有些不太舒服了,回了太原之后,一年多时间,也没有能休养回来。”
“早知道,当初就不该去勤王救驾。”
裴璜连忙说道:“话不能这么说,李大将军当初,一颗忠直之心,击溃王均平以及其所部叛军,恢复京城之后,又第一个功成身退,可以说是功劳莫大,若不是大将军,朝廷现在不定是什么模样。”
裴璜顿了顿之后,开口道:“陛下一直念着大将军的功劳。”
李焘默默低头,又叹了口气,问道:“我那兄弟李槲,至今还在潼关不曾脱身,听说因为这个,让陛下心里不太高兴,裴公子,这事是不是真的?若是真的,我这就给我那兄弟写封信,让他带人立刻返回太原,没有必要再为朝廷守什么潼关了。”
“没有的事,没有的事。”
裴璜连忙摆手道:“这都是有居心不良的人,居中挑拨,当初三节度恢复朝廷,陛下一直很感谢李大将军,朝廷危弱之际,河东军能帮着朝廷守潼关,陛下求之不得,如何会不高兴?”
李焘捋了捋下颌的胡须,默默说道:“没有就好,没有就好,如果朝廷的人手能忙的过来了,只要打个招呼,我立刻让我那兄弟领兵回来,免得朝廷对我们李家,生出什么误会。”
裴璜跟他客气了几句,然后问道:“将军,在下奉皇命而来,能不能让在下,见一见李大将军?”
李焘想了想,问道:“河东大多事,我都可以做主,裴公子只管说就是。”
裴璜没有多说什么,只是跟李焘说
精彩书屋